我們在操作的過程之中,經常會考慮去做左側還是右側交易。當然兩者的區(qū)分還是比較大,因為進場的時間段有很大不一樣。那么進場后。帶給我們投資者獲取的利益空間還是有懸殊。
?
而對于具有一定投資經驗和水平的投資者,可能會更進一步想到:什么情況下適合做左側交易,什么情況下適合采取右側交易?我們先來看看他們之間的區(qū)別在哪里。
左側交易:即見價交易模式,在某個時間周期框架內,行情階段性高點(或低點)出現之前,就直接進場的交易,即在行情潛在高點(或低點)的左側進行的交易,屬于左側交易。
右側交易:即見信號交易模式,在某個時間周期框架內,通過某判斷標準確定行情階段性高點(或低點)已經出現、確認后,在該高點(低點)的右側進行的交易,屬于右側交易。
?
實際上左側和右側也好,都只是一個介入點。不同的是,左側預判某種趨勢,在該趨勢未完全確認前,介入;右側同樣預判某種趨勢,只是會等趨勢確認了,方介入。
?
所以,來說左側屬于比較激進,右側則為穩(wěn)健。
?
對于左側交易來說,你要清晰地認識到你的系統(tǒng)使用了什么信號。當然信號同時出現的越多越理想,但很多時候只會出現一兩個,甚至互相矛盾,這時候你就要判斷進不進了。
?
對于右側來說,因為多了一條確認程序,比如買入,可能會判斷是不是到了底部附近,出現了什么確定性的買進信號?是雙底結構,還是圓形底等,所以這些的確認,對于對技術水平要求是很高的。
?
下面的一些方法我們可以參考:
通過倉位控制,降低倉位。
?
策略上使用短線策略結合
?
判斷底部信號被破壞后,和預期不符走勢后進行修正。
?
牛市和弱勢可以分別運用這兩種策略:
在不同市場周期中,什么時候該運用左右側交易策略這樣區(qū)別:弱勢市場,需要采用左側交易,也就是預測為主,提前買入,當市場認可你的邏輯,股票大漲確認邏輯時不貪不戀,反手賣出飄然而去。
?
左側交易,需要對市場極深的理解力,需要對市場絕大多數個股,題材,板塊,消息、歷史走勢等等,都有深厚的基礎,在紛亂的市場萬象中,抽絲剝繭,找到那個你認可,且馬上會被大眾認可的超短機會,提前買入,坐等獲利。
右側交易,當行情回暖的時候,個股在強勢行情中,增量資金源源不斷涌入時,預測遠不如跟隨有效,此時應該尊重市場的選擇,無腦買入市場最強的股票,以博取最大收益,任何熊市套路在牛市瘋狂的情緒、洶涌的資金進攻下,都會失效。此時比拼的是勇氣、膽識、果決,以及對臨盤人氣氛圍的直覺。
?
所以,針對現在大盤的環(huán)境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更多的個股是迎來了左側交易的機會,但是這樣其中也存在風險,我們可以介入,但是要控制倉位,更要選擇好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