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力平價是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系數,它表示的是一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實際購買能力,可以對各國財富進行合理比較。在對比各國經濟的時候,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絕對的數字,該數字卻沒有考慮各國物價水平的差異,因此無法準確反映各國經濟水平的真實差距。
在購買力評價理論中指出,在對外貿易比較平衡的情況下,兩國之間的匯率將會趨向于靠攏購買力平價。一般情況下,這個指標主要是根據相對于經濟的重要性考察許多貨物才能夠得出,購買力平價簡單來說就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決定于它們單位貨幣的購買力之間的一個比例關系,購買力平價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購買力水平。
在測量購買力水平時,有一個能夠生動形象的測量購買力評價的例子,那就是“巨無霸指數”。這個指標是由《經濟學人》英國的雜志首創(chuàng),目前已經成為了一種比較流行的測量購買力水平標準。在這本雜志中,假設麥當勞在全球銷售的巨無霸的成本是固定的,然后在將其在各國的分店中的銷售價格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