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孳息(利息、租金等),按照一般的交易規(guī)則,利息應由債權人取得,租金應由出租人取得,但也不排除其他情形的存在。
孳息不僅可為所有人取得,而且也可為非所有人取得。因為收益雖為所有權的一項權能,但是收益權得與所有權相分離,由非所有人享有。非所有人享有收益權時,其也就得收取孳息,而且收益權人收取孳息的權利得排斥所有人的收益權能。也就是說,一旦非所有人有權收取孳息,則所有人不能取得原物的孳息。
原物孳息的收取一般是以占有原物為前提的。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不占有原物就不能取得原物的孳息。但是占有原物并不就有收取原物孳息的收益權。
法定孳息是指依一定的法律關系由原物所生的物,是原物的所有權人進行租賃、***等特定的民事法律活動而應當獲得的合法收益。如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依股本金所得的股息等。在德 國民法中,法定孳息被稱為權利的孳息,確定法定孳息的歸屬,是對產(chǎn)生法定孳息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承認和保護。
孽息
法律詞條“孳息”的意義是:孳息與原物是彼此分離的,孳息是相對于原物而言的,孳息是原物派生的。應注意法定孳息的種類?!睹穹ǖ洹酚忻鞔_解釋。
孳息是民法法律概念,指由原物所產(chǎn)生的額外收益。根據(jù)民法,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法定孳息法定孳息是指由法律規(guī)定產(chǎn)生了從屬關系,物主因出讓所屬物一定期限內(nèi)的使用權而得到的收益。例如:存款得到的利息、出租房屋或物品得到的租金。也有觀點認為租金屬于經(jīng)營性收益,不屬于孳息。
法律依據(jù)
《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一條 【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的歸屬】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孳息可以分為法定孳息和天然的孳息,關于法定孳息的歸屬問題,在原則上更加變通。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如果有約定的,那么則按照約定取得;如果沒有約定的或者是約定不明確的,那么則按照交易習慣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