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三元紙幣是第二套人民幣中一款十分罕見的人民幣,它是我國較早一張面額為三元的人民幣紙幣有蘇三元、井岡山綠三元之稱,于1955年3月1日,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并進行回收,目前存世量極少。1953年三元紙幣呈淡綠色,紙幣正面左右兩端印有繁體三元字樣,中間是井岡山龍源口石橋圖案,底紋為黃色。背面圖案是花紋和國徽,中間有我國具有代表性漢、藏、蒙、維等四種文字,中間下印有“中國人民銀行叁元”字樣。1953年三元紙幣正面上下花邊和背面左右花符相對稱,一改過去中國傳統(tǒng)紙幣呆板的四邊框設(shè)計形式,并首次采用了先進的膠版凹凸套印技術(shù),鈔紙有實心五角星花紋混水印,采用正背面雙凹印刷,版紋深,墨層厚,有較好的防偽功能。
1953年三元紙幣的版鈔是我國自行設(shè)計的,但因當時印制工藝尚且不成熟,所以請?zhí)K聯(lián)老大哥代為印刷,然后用火車運回國內(nèi)發(fā)行。采用三元的面值是借鑒了當時蘇聯(lián)的盧布紙幣面額體系。
后來,因中蘇關(guān)系惡化,為防止蘇方利用手中的印版印制“真版?zhèn)吴n”,擾亂我國金融秩序,中國人民銀行于1964年4月14日起在一個月內(nèi)限期收回,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這枚紙幣的流通時間,總共也不過九年。
關(guān)于1953年三元人民幣價格,我們可以從品相和號碼上去做判斷。
一、從品相上判斷1953年三元紙幣價格。目前全新品相的基本上不存在,十品品相四角尖尖,表面光澤略顯黯淡,無折痕無殘缺的1953年三元紙幣市場價格在5萬左右,九品品相表現(xiàn)為有輕微折痕,目前市場價格在3萬左右,品相是紙幣收藏的基礎(chǔ)條件,特別是對于收藏價值非常高的紙幣,稍有折損,就是成千上萬的折價。
二、從號碼上去判斷1953年三元紙幣值多少錢。三元紙幣原本就稀少,靚號比較稀有,價格也貴不少,尾88、或者豹子號的111、333、555、666、888、999這樣的單張1953年三元紙幣價格貴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尾88的也是相同品相的1.3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