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61牡丹郵票于1964年8月5日發(fā)行,影寫版印制,齒度 P11.5x11 ,票幅26.5x36mm,全版50(10x5),影寫版郵票最早使用于1911等,有電腦后其印刷技術(shù)更精湛,影寫版又稱照相凹版,和雕刻版、照相化學(xué)腐蝕凹版、照相電子雕刻凹版相同原理,但郵票上產(chǎn)生的凸凹效果排列上跟隨上述排列之后,其油墨凸凹度在放大鏡下也看不出來,但油墨厚度比膠版要厚,目前已成普通民用印刷技術(shù),是細網(wǎng)紋式印刷技術(shù),圖案網(wǎng)紋細至,色彩艷麗,層次鮮明,這些是膠版無法做到的。其實影寫版與膠版最大區(qū)別點是郵票的網(wǎng)紋大小,影寫版油墨呈點狀或規(guī)則的細線斷線格式網(wǎng)狀、細線圈式網(wǎng)狀、細線菱形式網(wǎng)狀等等,在放大鏡下它的線條邊緣是參差不齊成鋸齒狀。而膠版無網(wǎng)點、網(wǎng)狀,為實體印刷。膠版印刷成本低于前者,和影寫版同為郵票造假者最慣常使用方法。雕刻版技術(shù)上稱無法仿制,所以T.46 庚申猴 ( 俗稱“金猴”) 造假者窺其價格高昂,多年來用雕刻版、照相化學(xué)腐蝕凹版、照相電子雕刻凹版、甚至是微雕激光影雕凹版,所制造出15個不同的假“金猴”,均讓集郵界揭穿 ( 筆者只聞?wù)f,卻從沒見其假金猴蹤跡。) 。這在于雕刻版用手工刻制,刀功、刀法、力度都會產(chǎn)生版別,不同的凹版制作產(chǎn)生的效果在放大鏡下也不一樣。雕刻版郵票工藝周期長,費用昂貴,色澤單一,所以精美郵票多為膠雕套印或影雕套印。
目前造假者容易掌握先進的大型印刷設(shè)備,同一套票有可能多組造假出現(xiàn)不同的版本,如同“金猴”票一樣。假影寫版郵票復(fù)制原影寫版郵票大多仿真度高,沒有原票在手不易分辨,會令集郵者容易上當(dāng)受騙。分辨影寫版難道要比分辨雕刻版、膠版大,主要是假影寫版郵票用原郵票照相制版同用影寫版復(fù)制,在電腦圖象上分辨,只有從模糊度及色差上找問題。真郵票是用大于原票數(shù)十倍或數(shù)百倍的圖幅照相制版,這重大的差別就局限了假郵票的清晰度,也是假郵票線條多會較粗、多會模糊或局部模糊、以及產(chǎn)生局部疊色、局部色差、網(wǎng)紋有彩色網(wǎng)點等等現(xiàn)象。其外中國發(fā)行影寫版郵票后不久就使用專用的“涂料郵票紙”,造假者無法購入此種紙張。再一個郵票錢幣印刷的油墨也不同于民間所用產(chǎn)品,現(xiàn)代電腦印刷機械使用的油墨也非幾十年前的油墨配方。分辨影寫版假郵票,從郵票圖幅下字體色澤是否明亮、有否模糊跡象是重要的依據(jù),再從紙張、油墨色澤、油墨光澤度、圖幅、票幅、齒度、背膠、時代特征、及年代差上進行比較,都能察覺出假郵票的痕跡來。以目前假郵票涉及中國所有時代郵票的環(huán)境下,如果不懂得分辨紙張下,又從版式上找不到懷疑點,單從色澤差異、油墨光暗度有差異就要有警覺。
目前影寫版票是中國假郵票的重災(zāi)區(qū)之一,在網(wǎng)上一個很多假郵票在拍賣的網(wǎng)站看到此套郵票,它郵票圖案下字體有模糊現(xiàn)象,是引起筆者注意去分析它的真假原因。
以下均以放大約2倍下觀測,由于放大倍數(shù)低,模糊點及變色的個別地方難以看到。假特61“牡丹”與原票的區(qū)別:
一,假特61“牡丹”15-1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1郵票“花”的色澤暗淡;原票色澤鮮艷。
2.此假特61“牡丹”15-1郵票“葉子”綠而暗;原票綠而莜和。
3.此假特61“牡丹”15-1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1郵票圖案下“特61.15-1 勝丹爐 (336)1964” 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5.此假特61“牡丹”15-1郵票圖案下“特61.15-1 勝丹爐 (336)1964”字體有模糊現(xiàn)象,“勝”字特別明顯;原票清晰。
6.此假特61“牡丹”15-1郵票圖案“郵”字的“田”模糊;原票清晰。
二,假特61“牡丹”15-2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2郵票“花”的色澤暗淡;原票色澤鮮艷。
2.此假特61“牡丹”15-2郵票“葉子”綠而暗;原票色澤綠而油亮。
3.此假特61“牡丹”15-2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2郵票圖案下“特61.15-2 崑山夜光 (337)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5.此假特61“牡丹”15-2郵票圖案下“特61.15-2 崑山夜光 (337)1964”字體有模糊現(xiàn)象,“崑”字特別明顯;原票清晰。三,假特61“牡丹”15-3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3郵票“花”的紫色澤比原票深,搶眼而沒有原票的色澤莜和。
2.此假特61“牡丹”15-3郵票的“葉子”色澤不鮮明、暗淡;原票色澤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3郵票的樹枝邊緣上顯示樹枝立體感的一條紫色線不明顯;原票這種在樹枝邊緣上有明顯的紫色線約17處之多。
4.此假特61“牡丹”15-3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5.此假特61“牡丹”15-3郵票圖案下“特61.15-3 葛巾紫(338)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6.此假特61“牡丹”15-2郵票圖案下“特61.15-3 葛巾紫 (338)1964”字體有模糊跡象;原票清晰。
四,假特61“牡丹”15-4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4郵票“花”的色澤比原票淡。
2.此假特61“牡丹”15-4郵票的“葉子”色澤不鮮明、暗淡;原票色澤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4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4郵票圖案“郵”字的“田”模糊;原票清晰。
5.此假特61“牡丹”15-4郵票圖案下“特61.15-4 趙粉(339)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6.此假特61“牡丹”15-4郵票圖案下“特61.15-4 趙粉 (339)1964”字體有模糊跡象,“粉”字尤最;原票清晰。
五,假特61“牡丹”15-5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5郵票“花”的色澤淡而暗;原票黃得明亮艷麗。
2.此假特61“牡丹”15-5郵票的“葉子”色澤不鮮明、暗淡;原票色澤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5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5郵票圖案“郵”字的“田”模糊;原票清晰。
5.此假特61“牡丹”15-5郵票圖案下“特61.15-5 姚黃 (340)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6.此假特61“牡丹”15-5郵票圖案下“特61.15-5 姚黃 (340)1964”字體有模糊跡象;原票清晰。
六,假特61“牡丹”15-6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6郵票,此批票有2種色澤,上面深色澤___“花”的色澤濃而不艷;原票艷麗。
下面深色淺___“花”的色澤暗;原票艷麗。
2.此假特61“牡丹”15-6郵票的,此批票有2種色澤,上面深色澤___“葉子”色澤不鮮明、暗;原票色澤明亮。
下面深色淺___“葉子”色澤淡而暗;原票色澤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6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6郵票圖案下“特61.15-6 二喬 (341)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5.此假特61“牡丹”15-6郵票圖案下“特61.15-6 二喬 (341)1964”字體有模糊跡象;原票清晰。
七,假特61“牡丹”15-7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7郵票“花”的色澤比原票淡;原票色澤較深且艷麗。
2.此假特61“牡丹”15-7郵票的“葉子”色澤淡而暗;原票色澤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7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7郵票圖案下“特61.15-7 冰罩紅石 (342)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5.此假特61“牡丹”15-7郵票圖案下“特61.15-7 冰罩紅石 (342)1964”字體有模糊跡象;原票清晰。
八,假特61“牡丹”15-8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8郵票“花”的色澤比原票濃而暗,原票淡而鮮艷奪目。
2.此假特61“牡丹”15-8郵票的“葉子”色澤不鮮明、暗淡;原票色澤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8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8郵票圖案“郵”字的“田”模糊;原票清晰。
5.此假特61“牡丹”15-8郵票圖案下“特61.15-8 墨撤金 (343)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6.此假特61“牡丹”15-8郵票圖案下“特61.15-8 墨撤金 (343)1964”字體有模糊跡象,“粉”字尤最;原票清晰。
九,假特61“牡丹”15-9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9郵票“花”的色澤淡而暗;原票深且明亮艷麗。
2.此假特61“牡丹”15-9郵票的“葉子”色澤暗黑;原票色澤深綠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9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9郵票圖案下“特61.15-9 朱沙罍 (344)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5.此假特61“牡丹”15-9郵票圖案下“特61.15-9 朱沙罍 (344)1964”字體模糊;原票清晰。
十,假特61“牡丹”15-10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10郵票“花”的色澤淡而暗;原票深且明亮艷麗。
2.此假特61“牡丹”15-10郵票的“葉子”色澤暗黑;原票色澤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10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10郵票圖案“郵”字的“田”模糊;原票清晰。
5.此假特61“牡丹”15-10郵票圖案下“特61.15-10 藍田玉 (3445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6.此假特61“牡丹”15-10郵票圖案下“特61.15-10 藍田玉 (34451964”字體模糊;原票清晰。
十一,假特61“牡丹”15-11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11郵票“花”的色澤淡而暗;原票黃得濃明亮艷麗。
2.此假特61“牡丹”15-11郵票的“葉子”色澤暗黑;原票色澤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11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11郵票圖案“郵”字的“田”模糊;原票清晰。
5.此假特61“牡丹”15-11郵票圖案下“特61.15-11 御衣黃 (346)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6.此假特61“牡丹”15-11郵票圖案下“特61.15-11 御衣黃 (346)1964”字體模糊;原票清晰。
十二,假特61“牡丹”15-12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12郵票“花”的色澤淡而暗;原票深且明亮艷麗。
2.此假特61“牡丹”15-12郵票的“葉子”色澤暗淡;原票色澤深綠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12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12郵票圖案下“特61.15-12 胡紅 (347)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5.此假特61“牡丹”15-12郵票圖案下“特61.15-12 胡紅 (347)1964”字體模糊;原票清晰。
十三,假特61“牡丹”15-13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13郵票“花”的色澤淡而暗;原票深且明亮艷麗。
2.此假特61“牡丹”15-13郵票的“葉子”色澤暗黑;原票色澤深綠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13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13郵票圖案“郵”字的“田”模糊;原票清晰。
5.此假特61“牡丹”15-13郵票圖案下“特61.15-13 豆綠 (348)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6.此假特61“牡丹”15-13郵票圖案下“特61.15-13 豆綠 (348)1964”字體模糊;原票清晰。
十四,假特61“牡丹”15-14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14郵票“花”的色澤淡而暗;原票深且明亮艷麗。
2.此假特61“牡丹”15-14郵票的“葉子”色澤暗;原票色澤明亮。
3.此假特61“牡丹”15-14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14郵票圖案“郵”字的“田”模糊;原票清晰。
5.此假特61“牡丹”15-14郵票圖案下“特61.15-14 魏紫 (349)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6.此假特61“牡丹”15-14郵票圖案下“特61.15-14 魏紫 (349)1964”字體模糊;原票清晰。
十五,假特61“牡丹”15-15郵票與原票的區(qū)別:
1.此假特61“牡丹”15-15郵票“花”的色澤淡而無光;原票深且明亮。
2.此假特61“牡丹”15-15郵票的“葉子”色澤暗黑;原票色澤深綠明亮,有立體感。
3.此假特61“牡丹”15-15郵票圖案中“中國人民郵政”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4.此假特61“牡丹”15-15郵票圖案“郵”字的“田”模糊;原票清晰。
5.此假特61“牡丹”15-15郵票圖案下“特61.15-15 醉仙桃 (350)1964”字體黑***澤暗而無光;原票烏黑顯眼。
6.此假特61“牡丹”15-15郵票圖案下“特61.15-15 醉仙桃 (350)1964”字體模糊;原票清晰。
特61牡丹郵票假與真都是影寫版,所以高仿真假郵票難度較大,通過這樣的細至觀察,感覺得假特61“牡丹”郵票與原票的使用油墨不同,另外它的清晰度無法與原票相對比。但這特61“牡丹”高仿真假郵票會騙取到不少人,但只要稍聰明點,購此套1枚真的新或舊的低價錢郵票即可解決色澤、紙張、清晰度的真假差別了。尤其是大套票,對影寫版郵票應(yīng)該采取這種手段,假郵票泛濫的今天,要有點小錢不出大錢不入的收藏習(xí)慣,其實對學(xué)習(xí)集郵這點小錢能增加很多知識。
不管造假郵票的犯罪分子多么狡詐,假郵票多么迫真,但有一點是假郵票永遠無法能完全吻合真郵票的地方,就是:原材料油墨、原紙張、原印模、原印刷工藝。只要仔細觀察,假郵票一定有漏洞露馬腳。還有最重要是其印刷油墨及其紙張隨著時間差有著老化的變異,這種色差的變化對造假者來說是最至命的打擊!無論造假郵票的王八蛋如何狡猾,只要集郵者有防范假郵票的心態(tài),1看圖象有否模糊狀、2看圖象色澤有否疑問、3量齒度、4量圖幅、5用放大鏡觀察圖象,這樣會少受騙上當(dāng)。
中國現(xiàn)今社會假貨橫行,造假犯罪者利用文革歷史對中國集郵業(yè)前所未有禁止和燒毀造成的知識斷裂,絕大多數(shù)國內(nèi)集郵者對文革前的中國郵票知識缺乏。假郵票充斥著集郵市場,尤其解放區(qū)郵票首當(dāng)其沖,可以說是泛濫成災(zāi)觸目驚心。一些郵商為了利益知假販假和造假者狼狽為奸,法紀和道德沒能讓集郵市場能得到有效靜化。踏足收集中國郵票有如身入集郵險境,假票陷阱叢生,導(dǎo)至一般集郵者因知識缺乏而知難而退。中國之打假導(dǎo)至泛假,當(dāng)中少不了不少的***案例,也由于***及法律不作為有極大因素。中國假郵票近十多年一直沒有受到揭制,假郵票印制技術(shù)不斷翻身,多年前已令“大眼妹”真假難辨,可見造假技術(shù)的先進!當(dāng)前,造假販假者在清朝、民國、解放區(qū)珍郵、建國后等等打著歷史文物、革命文物旗號整郵冊的在販假,用假郵票去制作所謂“實寄封”,真的觸目驚心。集郵界都知道,中國郵票不要說解放前,就是解放后發(fā)行的郵票因為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毀壞而存世稀少,無論任何人、任何商業(yè)機構(gòu)、甚至任何***都無能力去收集成為商業(yè)性數(shù)量去販賣機會!因為個別郵票存世之稀少,郵人珍惜之高,難以在各郵票拍賣行上一見真容。即使有其經(jīng)濟能力的個人性去收集一整套《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大全冊》,沒有三幾年以上全力以赴的功底,沒有網(wǎng)羅郵票拍賣行能力,絕對難以收集完成!化費還得絕非那《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大全冊》價值那么簡單。網(wǎng)絡(luò)和裝修豪華的郵票商店所見,所謂的郵票大全冊價格相當(dāng)平宜,實際上都是真郵票的話拆開賣也遠遠不止此數(shù)!那是坑騙送禮者和受禮者都不懂集郵、及貪圖平宜的笨蛋。這種比**更暴利的行當(dāng),正是目前在握***中國集郵界的罪惡行徑。執(zhí)法機構(gòu)視而不見造假犯罪者長期在網(wǎng)絡(luò)上和市場上公開販賣假郵票,這種不作為和瀆職令人痛心!
目前印刷技術(shù)先進,網(wǎng)上所見假郵票多使用照相制版仿印技術(shù),假郵票版式、齒孔、配色技術(shù)多能近似,單憑版式去分辨真假非常困難。除了版式、刷色、油墨光暗度、清晰度、疊色、變色分辨外,主要是量度郵票的圖幅、票幅,紙張,色澤,還有油墨的新舊之差別等等簡單識別方法。最好是帶備同套的個別郵票去購買郵票,這樣能事倍功半少上當(dāng)。假郵票住往以錯體、大方連、實寄封、價格平宜來吸引集郵者。假的永遠真不了,無論印刷科技多么先進,假郵票一定有假的痕跡。看當(dāng)今中國郵票網(wǎng)站上假郵票琳瑯滿目,中國郵人是常識不夠還是得罪不起造假販假者讓假郵票泛濫而墨不作聲實在是中國郵壇、也是中國社會、中國國運的悲哀!捍衛(wèi)中國集郵界,只能勇于揭發(fā)那些假郵票,在***不作為之下這是較早所能做,否則中國假郵票將霸占著郵票市場,影響著中國郵票的市場價格,也令更多集郵者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