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副標題#e#
四、存世越來越少。國庫券按年發(fā)行,每年均有新券種發(fā)行,但由于不具流通使用功能,到期后收回補還本金利息。再加上早期多采用攤派方式,人們尚無收藏意識,兌付率高,存世量自然稀少。五、特定的紀念意義:國庫券是改革開放之初國家需要大量建設資金而采取的集中社會閑散資金以支援國民經(jīng)濟建設的重要產物,除具有特定的歷史意義外,其發(fā)行方式、種類、面額、計息標準、兌付時間、方法都對研究當時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六、具有強大的保值和增值功能。一是保值,實物國庫券和國家建設公債早已停止發(fā)行,對付也早已過期,但迄今為止,國家仍然在每年7、8、9三個月份為持有者對付本金和到期時的利息,這一點是任何一款已停止流通紙幣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買來無任何后顧之憂。二是增值,與紙幣一樣,大凡全新直板,盡管買入,回報率相當可觀。因早期國庫券存世量少,市場中已難以尋覓。如1982年靠前張1元面額國庫券,因是首套面向社會公眾發(fā)行的國庫券,且是國庫券中最小面額及較早一種1元券,故收藏價值極高,可謂是國庫券中的珍品。此外,81年10元、82年5元、10元、83、84年5元、10元券、85年10元券也都具有較高收藏價值,比較適合大眾***。較具實力的藏家則多著眼81年100元、83、84年50、100元及92年以后1000、5000元券。上述各品種未來均具較大的想象增值空間。通過小編的介紹,相信大家對1990年100元國庫券價格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