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體的危害
一.垃圾短信源源不斷: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無怪乎央視連續(xù)兩個在3.15晚會上將垃圾短信進行曝光。最新聽說的是,利用小區(qū)短信,可以站點作為發(fā)送中心,向站點覆蓋區(qū)域內的移動用戶發(fā)送短信,這一發(fā)短信系統(tǒng)每十分鐘可以發(fā)送1.5萬條。
二.騷擾電話接二連三:本來只有朋友、同學或親戚知道的電話,會經常被陌生人打過來,有推銷保險的,有推銷裝修的,有推銷嬰兒用品的。你不找他們,他們就自動找上門。你可能還在納悶他們怎么知道你的電話之時,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賣過多少回了。
三.垃圾郵件鋪天蓋地:個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電子郵箱可以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也是以推銷為主,而且還是些亂七八糟且沒有創(chuàng)意的廣告。所以許多用戶每天打開郵箱的靠前件事就是刪除垃圾郵件,多羨慕國外對垃圾郵件的重判,一封就罰一百多美元。
四.冒名辦卡透支欠款:有人通過買來你的個人信息,辦個你的身份證,在網上騙取銀行的信用,從銀行**出各種各樣的信用卡,惡意透支消費,然后銀行可能直接將欠費的催款單寄給了身份證的主人,你說可惡不可惡,別人冒你的名花的錢,還要你來還上。
五.案件事故從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個人信息辦個什么身份,干些壞事,如果犯了什么案或發(fā)生什么事故,公安機關或交通管理部門可能會依據身份信息找到你的頭上,你可能還覺得這是哪跟哪啊?可是,這些案件事故的煩心事就來了,就算查清楚也會把你搞得精疲力竭。
六.不法公司前來詐騙:最可惡的是不法公司到你的門頭上來詐騙你。因為他們知道了你的個人信息,編出來些聳人聽聞的消息,甚至對你的哪個朋友、同學或親戚知根知底,還能報出姓名與單位,在你心神不寧之時,可以做出錯誤判斷,在慌亂中上了騙子的當。
(二)處理辦法
嚴重的話將可能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你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相關單位或個人的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y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上述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guī)定處罰。
在新聞媒體中看到的應該也不少了。最基本的便是垃圾短信、垃圾郵件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騷擾電話,再嚴重一點便是冒名**信用卡、處理一些違法犯罪案件等等。對于這些情況當然也是有一定的處理的辦法的,但是不管用什么樣的方式處理都一定要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