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tái)北故宮博物院,收藏著一件中國(guó)玉器的稀世之寶,這就是翠玉白菜。翠玉白菜被陳列在臺(tái)北故宮三樓展廳的入口處,每天,都會(huì)有不少游客在這里駐足觀看。
翠玉白菜,高9.1厘米,寬5.07厘米,長(zhǎng)18.7厘米,是一塊難得的翡翠美玉。它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是由一整塊半白半綠的翠玉、運(yùn)用玉料自然的色澤分布雕刻而成。綠處雕作菜葉,白處雕作菜幫,在綠色最濃之處還攀爬著兩只小憩的螽斯蟲,俗名紡織娘”或蟈蟈兒”。
翡翠為中國(guó)人喜愛,是從清朝才開始的,特別是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尤其喜愛翡翠玉器。因此,翠玉白菜的身世和神秘的清朝宮廷還有一段不解之緣呢。
其中傳說(shuō)之一,就和喜愛翡翠的慈禧太后有關(guān),因?yàn)橛腥苏f(shuō),這棵翠玉白菜是從慈禧墓中盜出的……據(jù)《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死后,身邊就放有極為名貴的翡翠白菜。所以后來(lái)就有人猜測(cè),臺(tái)北故宮收藏的翠玉白菜,便是清東陵慈禧棺中之物,孫殿英因盜墓一事泄露,四處打點(diǎn)送禮,翠玉白菜被送給了***。東陵盜寶一案,給翠玉白菜的身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