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A股市場充滿了變數。12月17日,三大股指震蕩走低,滬指收跌1.16%,深成指跌1.62%,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1.61%。當日北向資金突然轉向,全天凈賣出66億元,終結本輪連續(xù)12日凈買入態(tài)勢。在市
年底的A股市場充滿了變數。
12月17日,三大股指震蕩走低,滬指收跌1.16%,深成指跌1.62%,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1.61%。
當日北向資金突然轉向,全天凈賣出66億元,終結本輪連續(xù)12日凈買入態(tài)勢。
在市場動蕩之中,12月17日收盤后,富時羅素調整富時中國多個指數成份股正式生效,調整方向更多集中于“科技+消費”。
值得一提的是,年底外資機構發(fā)布的2022年投資展望中,外資機構普遍看多A股,同時年底大量北向資金“抄底”A股,北向資金以新能源為主線,并連續(xù)明顯加倉低估值的非銀金融行業(yè),減倉生物醫(yī)藥行業(yè)。12月以來,北向資金買入最多的是金融、消費、科技等領域的個股。
早在12月1日,富時羅素宣布對富時中國A50指數、富時中國A150指數、富時中國A200指數、富時中國A400指數、富時中國A小盤股指數的季度審核變更,該變更于2021年12月17日收盤后(即2021年12月20日)生效。
此次調整,作為市場投資“風向標”的富時中國A50指數是“三進三出”:新納入億緯鋰能、海爾智家、片仔癀,剔除海螺水泥、美的集團、三一重工。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此次剔除的較多為周期性個股,而納入的較多是中長期被看好的消費股和代表未來經濟轉型發(fā)展方向的科技股。
以富時中國A400指數納入最多的42只個股為例,據不完全統(tǒng)計,“科技+消費”股共計24只,占比達57.14%。
這也代表了海外資金看好中國的投資方向,也比較好地反映了中國經濟發(fā)展和投資方向。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中長期來看,我國經濟轉型受益的方向主要是大消費領域(白酒、醫(yī)藥、新能源汽車)以及科技互聯(lián)網行業(yè),未來具備較大成長空間。而從大的趨勢來看,消費和新能源依然是投資主線。
“富時調整成分股是我國經濟從傳統(tǒng)周期向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轉型的映射?!苯ㄣ鼤r代投資總監(jiān)趙媛媛說。
方信財富基金經理郝心明認為,“此次富時羅素指數的調整力度較大,調整的邏輯主要是市值的變化和部分成分股外資持股比例達上限。此次調整說明優(yōu)秀中國企業(yè)已經受到國際投資者的青睞,調整是要讓指數更好反映中國優(yōu)秀藍籌股的業(yè)績?!?/p>
富時羅素指數成份股調整,對新納入的公司和調出的公司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據記者統(tǒng)計,截至12月17日,富時中國A50指數成分股新納入的億緯鋰能、海爾智家、片仔癀,今年以來分別上漲59.80%、2.23%、71.01%。
而富時中國A50指數成分股剔除的海螺水泥、美的集團、三一重工,今年以來皆出現(xiàn)大幅下跌,跌幅分別為19.00%、28.82%、31.24%。
華輝創(chuàng)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表示,“成分股調入會帶動跟蹤資金的買入配置,短期上漲可能性會有所增大;而成分股調出會導致部分配置資金的賣出行為,使得調出個股短期下調可能性有所增加。當然中長期看,成分股股價表現(xiàn)還是更多取決于相關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表現(xiàn)?!?/p>
市盈率區(qū)間的低位(12.7倍),并相對于全球股市的折價程度最深(30%-40%);同時公募基金的配置也處于低位”。高盛指出,A股“2022年市場估值迎來修復/擴張”。
同時高盛表示,對“中國離岸股市和A股總體高配,看好‘成長’下的投資機會,尤其是與政策掛鉤的領域,比如‘共同富?!??!?/p>
摩根士丹利也指出:“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理念、新監(jiān)管框架,政策鼓勵中國家庭財產轉向金融資產配置,MSCI中國A50指數和相關衍生品推出的背景下,對A股長期的機構資金流入有所促進?!?/p>
瑞信表示:“股票市場存在一些買入的積極信號,相比賣出,更傾向買入?!?/p>
而北向資金則用腳投票。
截至12月16日,12月以來,北向資金已連續(xù)12個交易日凈流入。當月的凈流入一度高達821億元,創(chuàng)出今年單月新高。
不過,12月17日,北向資金突然轉向,全天凈賣出66億元,終結本輪連續(xù)12日凈買入態(tài)勢。
對此,華夏基金做出解釋,“主要是受外圍因素擾動。12月份美聯(lián)儲議息會議邊際釋放了更多政策收緊的信號,美國貨幣政策正在加速收縮,同時英國央行自疫情爆發(fā)以來首次加息,超出市場預期,隔夜美國三大股指均出現(xiàn)調整。”
趙媛媛也認為,北向資金最近流入速度放緩乃至17日流出,一是最近對歐美奧密克戎破壞力的擔憂減緩導致國際避險資金流出,二是未來兩月降準概率下降,基礎貨幣投放暫時性呈現(xiàn)出邊際放緩。
不過,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成交凈買入已超過4000億元,突破2019年全年最高紀錄。
而聰明的北向資金,年底都買了哪些股?
12月以來,北向資金買入最多的個股是東方財富,高達66.96億元。
買入規(guī)模達到40億元以上的有:招商銀行44.31億元、貴州茅臺43.10億元。
買入規(guī)模達到30億以上的有:中國平安39.98億元、中信證券34.99億元、五糧液32.61億元。
買入規(guī)模達到20億以上的有:用友網絡22.46億元、萬華化學22.42億元、海爾智家21.47億元。
另外,還有一批個股北向資金的買入規(guī)模在10億以上,包括興業(yè)銀行、兆易創(chuàng)新、韋爾股份、天賜材料、恩捷股份、匯川技術、洋河股份、恒生電子、中國中免、寶鋼股份、億緯鋰能、中國建筑、陽光電源、分眾傳媒、合盛硅業(yè)、牧原股份、水井坊、三一重工。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北向資金年底買入的全都是大藍籌股,主要集中在金融、消費、科技等領域。
而相對的,12月以來,北向資金賣出較多的是國電南瑞、東方雨虹、美的集團,凈賣出皆超過10億元。
“近期北向資金以新能源為主線,并連續(xù)明顯加倉低估值的非銀金融行業(yè),減倉生物醫(yī)藥行業(yè)。綜合近期北向資金的加倉方向,低估值,邏輯好的行業(yè)是北向資金操作的重點?!焙滦拿髡f。
郝心明認為,“今天北向資金結束連續(xù)12日的凈買入,外資可能借調整之機為明年做戰(zhàn)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