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民國四年),袁世凱稱帝,1916年改為***洪憲元年,此枚紀元幣系意大利人制版,由天津造幣廠鑄造,俗稱“洪憲”幣。幣面為袁世凱戎裝像,背面上環(huán)銘“***”,下環(huán)銘“洪憲元年”,中間五爪飛龍,一爪持標,一爪握箭。用此龍象取飛龍在天之意。
洪憲紀元紀念幣分為黃金紀念幣和白銀紀念幣兩種,因為背面有飛龍圖案,所以也叫飛龍幣。洪憲紀元白銀紀念幣為庫平七錢二分銀幣的規(guī)格,但是流通過程中也是有一定的損耗的。成色高,含銀量為90%。市面上非常少見,價格上也是相對比較高的。
(洪憲飛龍銀幣真品圖)
洪憲飛龍銀幣辨別方法
1、聽聲音,真銀元音色平和,清脆有轉(zhuǎn)音,音長可達3秒。用一塊銀元敲擊另一塊銀元的邊緣,應聽出悠揚的鐘聲般感覺和瓷的音質(zhì)。在聽到這種清脆悅耳聲音之前還應在兩銀元剛一接觸時感覺并聽出一種如敲擊在鉛上的軟的音色,否則銀的含量就不夠。須知純銀是啪嗒聲,而純銅聲則尖高刺耳,銀銅89:11組合后理應既有軟的聲音又有清脆之音才對。
2、真包漿與幣面結(jié)合十分緊密,不宜去除,假的用手一搓就掉。真包漿無論色澤還是分布一定很自然,其分布一般中心輕四周重,有自然過渡,且與文字及紋飾關(guān)系不大。如果有文字處有,無文字處無則值得懷疑。假包漿往往色澤不對,或分布不合理。
3、看銹,真的生坑銀元往往布滿綠銹,其銹呈墨綠色,該銹從銀元內(nèi)生出,很結(jié)實,很硬,俗稱有根,指甲摳不動。而用酸蝕偽造的假銹很疏松,有些呈粉狀,色鮮發(fā)翠,指甲用力一刮就掉。生坑綠銹是真銀元的身份證明,但從品相上講,銹也不宜太重,以罐裝的生坑薄銹為上品。
加工假銀元的機械設備及加工工藝與真銀元有巨大差異,再加上包漿作舊的缺陷,使其具有諸多死穴。只要我們下功夫從細處著眼,多對比、勤思考、勤總結(jié),銀元的真?zhèn)舞b定還是可以盡快掌握的。不確定真假的泉友可以通過專業(yè)的老師進行鑒定或者關(guān)注愛藏公眾號airmbcang,愛藏老師幫忙在線鑒定真假,為你提供專業(yè)的鑒定服務。
溫馨提示:錢幣收藏是一種文化傳承,收藏不僅是一種興趣,更是對文化的一種保護。熱愛收藏的藏友歡迎加入錢幣收藏交流,為大家提供交流、鑒定、回收、估價服務。實時行情變化一手資訊信息!